1)第15章 广马_1640四海扬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隆武二年、鲁监国元年,建州顺治三年,夏五月三十日晨。

  大旱,钱塘江上游水深三尺。

  杭州西南70里,富阳县。夏日炎炎,大地龟裂,今年的夏粮完了。

  一只庞大的军队正在十几公里的江面上全线渡江,人马均可徙涉。

  前锋前江北四镇刘泽清镇总兵张国柱,黄得功镇总兵官田雄。随征副将张杰、王定国等6000多浙江绿营在向纵深发展。

  江南提督曹存性,李应宗、于永绶、张应梦、贺胤昌、范绍祖、王之纲、苏见乐、冯用等7总兵,共7000余江南绿营也已全部渡江。

  江面上淡淡的雾气很快消散,烈日很快将巴牙喇们的铁甲烤得发烫,这些最精锐的老兵们却若浑然不觉。

  满洲正黄旗固山额真图赖全身披挂,牵动马首,落后主帅半个身位。

  “贝勒爷,前面的奴才都过去了。”

  建州多罗贝勒,定南大将军博洛听完冷哼一声,挥手扬鞭渡江。

  博洛和图赖以下,梅勒额真朱马喇、济席哈、和托万余八旗兵沿着绿营兵打开的通道进入浙东。

  去年十二月,江上明军向杭州发起大规模进攻,结果却一败涂地。这次失败的进攻将鲁监国的军事资源消耗殆尽,包括浙东民间历年积存的粮饷,沿海卫所的军械乃至军队的锐气。

  浙江绿营在杭州大胜后,尝试渡江,被王之仁的水师打得大败。此后便不敢再渡江,与明军隔江对峙。

  直到十天前建州新一波南征军到了杭州,博洛随行有八旗兵和南直隶绿营。这只新锐援军从根本上改变了浙江的实力对比。

  钱塘江西兴渡口的王之仁以战果证明了他负责的下游防线依旧坚固,博洛将主力向上游机动,第一记重拳打在了方国安身上。

  自五月二十五日开始的渡江行动,建州只用了四天时间就彻底粉碎了明军防线,方国安的军队望风而逃。

  战斗进展很顺利,博洛脸上却殊无喜色。夏季在江南用兵,一伤马,二伤人,哪怕不打仗只行军都要付出很大代价。

  建州进关后在南方屡次征战,战斗与病疫造成明显减员。对全族只有10万男丁的建州来说,这是无法承受的代价。

  多尔衮下了死命令,临战必以绿营居前,其次汉军,满洲兵仅为督战及决战之用。

  这只进入浙江的绿营大军几乎全是江北四镇和芜湖大营投顺的明军,建州遣散了大部分人,只留下其中的马兵和精锐战兵。建州军队人数虽少,不到明军的一半,可战斗力却远远过之。

  博洛忠实执行了摄政王的命令,委派的渡江前锋是刚刚从舟山渡海来降张国柱。

  在过去的一年,张国柱与建州一战淮安三叉河,二战南通,从淮安一路撤到崇明,又撤到舟山。在淮安张国柱没有降,在庙湾张国柱没有降,在崇明张国柱也没有

  请收藏:https://m.akz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