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章 龙石岛、凯岩城及君临_1640四海扬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台北,基隆港。

  秋雨淅淅沥沥,蒙蒙的雾气笼罩了和平堡。

  竹园右侧有个突出的廊台,如果不是雨雾遮挡了视线,能看见正在船坞中大修的南海号。

  惠湘调试筝弦,这是一架新造的古筝。从浙江筝的15弦增加到21弦,线丝仿欧洲琴用铜制成,乐声比蚕丝弦更加清亮。金属琴弦较蚕丝弦也更坚固,能承受激烈的遥指与扫弦。

  筝音如水。

  守序坐在竹制的沙发上,腿上盖了张毛毯,面前是一壶散发着清香的乌龙茶。他正专心地把玩手中的船模。

  台北正在自行建造三桅改装亚哈特。根据设计,那是一艘龙骨20米,船身全长28米,最宽处8米,吃水超过3米的三桅船,工匠说载重吨大约在250左右,炮甲板可装备6门4磅或6磅炮。艉楼甲板和船前半部可装4门回旋炮。

  为了节约宝贵的帆布,船的前桅主桅只有2面帆,后桅仅有1面斜桁帆,无上帆,首斜桅由1面横帆改为2面支索帆。

  这个时代没有造船标准图纸,设计师只能造精通的船型。梅登网罗到三个在巴达维亚工作过的德国工匠,他们就只会造轻型亚哈特。

  这是一种将货运、自卫和成本结合较好的武装商船,做不了专业军舰,却能让大陆来的船匠们积累建造多层甲板欧洲船的经验。

  珠江口的战斗,再次证明了海上争雄要依靠三桅大舰,本土海军两艘老长字级接近服役生涯末期,只能偶尔在暹罗湾找找存在感。梅尔维尔号虽是三桅,仅是内部空间较大,真实战力比一艘护卫舰强不了太多。

  联邦海军实际只有三艘可以远航的主力巡航舰,珠江口一战损失了利马号,现在只剩下南海号与拉斐尔号两艘缴获自西班牙的正规军舰因肋骨密集排列,船体坚固,尚维持着战斗力。只造护卫舰是填补航线密度的无奈之举,大舰必须造,不能全指望英国人,得想点别的办法。

  思绪被外面的敲门声打断,惠湘起身,“甘师傅来了。”

  守序在台湾的时间不多。甘惟简每日陪惠湘练琴,这位擅长中西音律的宦官与惠湘已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脚步声传来,守序放下船模,来的不止甘惟简,还有寇白门。

  与惠湘的其他朋友不同,寇白门来台湾时是个战俘,她的私财在被俘的同时就被没收了。如果不是惠湘的照顾,她现在应该嫁给某个士兵或者移民,过着清苦的生活。

  寇白门浪迹欢场的时间太长,于其中自得其乐,已经回不到普通人的生活了。去移民庄屯教了几天书,寇白门感觉快要不能呼吸了。因此求上惠湘,希望通过她的渠道能改变下自身的境况。

  自己女人的面子还是要给的,正好守序也有心在台北的文化事业上推动一把,便让台北府投资,在淡水河流速最缓的

  请收藏:https://m.akz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