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章 征服沙捞越的计划_1640四海扬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北风卷起的大浪拍击着岸边的礁石,高亭港内,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

  岸边一队明军士兵正在沈通明指挥下操练。沈廷扬现在有兵有钱有粮,成为东南军头之外的另一大势力。很多失去主将,散落在海上的溃军投奔到他麾下。招募士兵很便宜,不要钱,有大米就行了。沈廷扬将大部分溃兵打乱与自己的士兵重编。

  很多妇人带着小孩就住在船上,岛上房租不够,她们要以船为家。守序带来的大米让他们慢慢恢复了元气,至少这会,他们的眼神不再迷茫。

  民族大义,华夷之防始终抵不住妻儿老小嗷嗷待哺的嘴。现在与这些官兵讲那些虚头八脑的东西没用。能撤到舟山的官兵心里肯定是不愿投降的,前提是要让他们吃饱饭。

  浙东民气刚烈。

  就以守序所见,鲁监国政权与隆武政权在人员结构上有比较明显的区别。隆武朝廷依靠的是元老重臣,而鲁监国依靠的则是基层士绅。浙东是在本地当权官员投降清朝以后,一批有志之士激于剃头改制,揭竿而起,不顾杀身亡家的危险而展开的抵抗运动。鲁监国的骨干力量是一批如郑尊谦这样的浙东员秀才,他们投笔从戎,年轻团结有朝气。

  如此多军队聚集在舟山的结果,差点把小小的群岛挤爆了。南明两个政权很多败军退到这里。有些人黄斌卿能挡,有些人黄斌卿挡不住。

  江上师溃后,鲁监国朱以海依附张名振,退到张名振的基地石浦健跳所。八月份,再撤舟山。鲁监国本人现正驻于舟山城中。黄斌卿在舟山岛划分了防区,与张名振、阮进同守。

  没有与监国同行的温州总兵贺君尧、兴国公王之仁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王之仁驻在岱山岛附属的大长涂岛,贺君尧在小长涂岛。兵多地少,条件很差。

  冷应瀓走到守序背后,轻声提醒道:“大人,总兵们都到齐了。”

  台北府在岱山岛设立了一个商馆,冷应瀓是馆主,负责经营浙江和南直隶的贸易,现在量还不大,只是刚刚开始。

  守序点点头,转身离开海边。林出勇带着卫队护卫在前后,20人的卫队中有很多切之丹武士,倭寇的打扮在路上见到的明军人人侧目。

  沈廷扬的大本营,如今岱山岛的中心,原本是一座金碧辉煌的寺庙。非常时期顾不得其他了,岱山岛以这座寺庙设施最完善,建筑结构最坚固,沈廷扬将他的浙直总督衙门设在这里。

  一队来自崇明岛的督标兵将总督驻地护卫的严严实实,在原本寺院墙壁基础上加强了工事,外围筑简易炮台,架有6门佛朗机炮。

  崇明兵都认得守序,见他过来纷纷行礼。

  迈步跨入曾经的大雄宝殿,现在的总督衙门正堂。

  沈廷扬居中而坐,黄斌卿、王之仁、贺君尧、张鹏飞、王朝先五位总

  请收藏:https://m.akz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