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4章 最后的防线_1640四海扬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浪花卷起白沫,拍击着海口守御千户所附近的沙滩,海浪的声音响彻耳膜。沙滩背后,三座棱堡拔地而起,扼守住琼州海岸线最便于登陆,也是最危险的地段。

  海口所城北城楼,十余面军旗随风摇摆。隶属于督标中营的数十名亲兵身穿几乎遮盖了整个脸部的铁棉甲持刀肃立,将城楼团团围住。

  来自天南海北,身穿不同制服的十几位军官在城楼第一层的大厅里,小声交换着情报、意见和心得。很自然地,他们按照地域、旧部和语言分成了数个小群体。

  杨羹卿和金士英刚到琼州,二人与已升任琼崖副将的张时杰在东南有过交往,此时便凑到一起,轻声议论。

  广州的邵武天子只是个小小的插曲,隆武帝殉国后,永明王作为血统最接近神宗的宗室,有无可争议的继承权。南方三重臣,两广总督丁魁楚、粤西巡抚曾樱、广西巡抚瞿式耜全为万历四十四年丙辰科进士,明神宗的天子门生。在感情上,他们全都倾向于神宗嫡孙的永明王。明军中的另一支柱,湖广总督何腾蛟更是早早就想拥立永明王。

  得到四大实力派的支持,永明王成为大明朝残山剩水名义上的主人。

  丁魁楚攫取了定策头功,顺理成章地成为永历朝廷的首辅。因为争夺粤西蔗糖出产,自年初开始,丁魁楚与曾樱之间就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丁魁楚秉政后立即收回粤西兵权,派亲信洪天擢出任高雷廉琼巡抚,调曾樱入阁。这么明显的明升暗降,曾樱很干脆地以练兵为由拒绝奉诏。

  琼州最有战斗力的军队全被曾樱控制在手里,丁魁楚硬调只能是送脸下乡。在永历朝廷中央,已升任吏部右侍郎、东阁大学士,兼掌吏部事瞿式耜居中解围,让永历天子升曾樱为东阁大学士,督师沿海军务,并节制广东、广西二省。

  佟养甲、李成栋占领广州后,沿西江追击永历皇帝。广东全省大部地区望风而降,永历帝退回广西,琼州与行在失去了联系,现在不知道皇帝在哪。

  李成栋对永历皇帝的兴趣并不大,追击的施福、施琅部在梧州停下脚步。李成栋转而将一大半主力用于攻击粤西。

  驻防高州的总兵李明忠投降,高雷廉琼巡抚,实际上此前只能管到高州府的洪天擢退进山区,同样也失去了联系。

  李成栋派到粤西的部队番号很多,共有总兵阎可义、张道瀛、张月、罗成耀、杨大福数部,这些成栋旧部进入广东数量后如滚雪球一般膨胀。敌军数量、质量暂时都处于优势,雷州、廉州二府无法守御。敌军兵临海峡,让琼州的明军神经很是紧张。

  更加危险的是,疍民由周珍、周玉、李尝荣三人率领,集体投向李成栋。成栋在此基础上,又招降珠江口四姓海盗之一的郑廷求。郑廷求得到

  请收藏:https://m.akz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