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 战争与和平法权_1640四海扬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美好和崇高的事情总不外是征战和狩猎。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监于先王成宪,其永无愆。—《尚书.说命》

  赏善罚奸,国之宪法也。—《国语·晋语九》

  永垂宪则,贻范后昆。—《旧唐书》

  英国人很理解宪章,他们本就有《大宪章》和国会。

  中国人至少也很理解宪章这两个字,原因如上。

  地球早期文明共同的特点是祭祀和神权。祭司沟通神与人,而神又是国家和权力的来源,有些时候,祭司甚至是国家的实际统治者。

  祭祀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礼仪制度,构成了一个政治共同体的根本规则。这个共同体共同意志和共同利益的公共而生死攸关的规则,任何人都(必须)认同、遵守、奉行这套规则或礼仪制。

  那时候,祭祀的礼仪就是国家的宪法,代表着国家共同的世界观。

  千年帝国天邑商发明了文字,发明了青铜器,将中国从蛮荒拖进文明,成为所有人只能高山仰止的地上神国。小邦周却以一隅偏僻把商灭了,原因有很多,周礼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

  周公旦做了两件大事,一是通过封禅这个重大宪法性仪式建立合法性,二是对商的军事再征服。《大诰》、《康诰》、《酒诰》等一系列文书就是当时封建制度下的宪章。

  祀与戎有密切联系,世界由战争主宰。宪章始终为的是塑造统一世界观,加深军事动员。

  这里有一个权力的合法性问题。古往今来战争只是一种暴力,暴力不是政治的唯一本性。对于人民来说,战争的暴力或统治的权力,要具有合法性,要得到人民的认可、接受和主动的服从。

  联邦是纯粹的地上世俗国家,所有的权力来自于人民,而不是神。

  为了最广泛地动员人民,使其参与战争,就必须在权力设置上对人民让步。

  联邦太平洋宪章尊重私有产权和法律,带有一些人文进步要素。

  太平洋宪章摒除所有神权神圣的外衣,超脱宗教,超脱信仰。赤裸裸地为了权力、土地、财富和人间正义等国家理由而战,为了共同福祉、公共利益而战。

  为保卫宪章,经下议院和元老院通过,明确设置联邦常备军和相应的公民权力。

  在下议院震天的掌声和元老院部分议员忧心忡忡的目光中,守序离开了贝勒米宫的联邦大议会厅。

  胡果·格劳秀斯在1645年死了,留下《战争与和平法权》。

  格劳秀斯把国际法从神学桎梏中解放出来,根据自然法来阐明战争的动机、方式和结局等关系。对于实际战争中的各种复杂情形,他提出了许多合乎自然法的人道主义的看法,使之形成了独立的法律理念,从而对世界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问题的处理发生了重大的影响。

  《战争与和平

  请收藏:https://m.akz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