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章 禁海令下的共同立场_1640四海扬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博纳文图拉有些蒙,方济各会又落后一步,多明我会一定与陈守序有过更深入的探讨。

  利胜拍了拍博纳文图拉的肩膀,示意他稍安勿躁。

  “会督让我向您询问,贵国怎么看待鞑靼人最近公布的禁海令。”

  守序略略思索,“我对鞑靼人学明朝,重申禁海令一点也不奇怪。控制中国的朝廷在北方,无论明朝还是鞑靼人,他们对海洋都非常谨慎。虽然海贸能带去滚滚的白银,但对中国来说,其根本始终是土地和耕作。尤其在北方,那里的上层阶级无法理解海洋的魅力。”

  “鞑靼人禁海令实质作用暂时令人怀疑,我们依然能收到足够的中国货物。”

  “的确,目前的禁海令效果还有待观察,但我可以保证,鞑靼人的行政效率远超明朝,他们的禁海令会越来越严。”

  因为守序,沿海明军实力比历史上强得多,鞑靼人禁海的原因可不止是郑成功了。

  利胜知道,作为海上反抗势力的靠山,面前的南洋联邦总督对鞑靼人的禁海令有更深入的理解。

  “阁下,我们能看到,从中国运到马尼拉的丝绸价格正在上涨,尊贵的新西班牙副王殿下对此深表关切。”

  “多出来的这部分钱,是走私的成本,或是鞑靼权贵的垄断收入。”

  “菲律宾暂时还能承受,但涨价到什么时候才是头?”

  “利胜先生。在经济中的投机,依赖于趋势。目前的趋势是价格在上涨,我们无法判断什么时候涨到头。如果一直涨下去,马尼拉大船帆总有承受不了的那天。”

  “总督先生,我出身意大利商人世家,相信我,多明我会对此有清晰的认识。所以会督要求我与您充分交换意见,在南洋地区,没有人比您更理解中国的政策。”

  “那我就直说了。明朝禁海是松软无力的,因为海贸在中国的利益攸关方,南方上层阶级在北京朝廷中有很强的势力,而北京离不开南方贵族的合作。但鞑靼人是个殖民政权,他们有自己民族的官员,至不济他们还能用北方士绅填补官僚体系中的下层空缺。中国南方贵族在北京的势力,目前仍是不值一提,所以中国本土海贸集团的利益在朝廷中无人关心。”

  知府是大部分汉人进士在鞑靼朝廷中仕途的终点,尚书侍郎凤毛麟角。

  鞑靼上层几乎全被旗人把持,即便是下级官员,北方人势力也远远强过南方士绅,而除了山东、天津地区,北方多数士绅对海贸毫无兴趣,对南方人民生死毫不关心。所以在禁海效果不佳后,又有异常残酷的迁界令出台。

  “上帝啊,”三位天主教修士听闻,都在胸前划着十字,欧洲传教士忠实记录了很多屠城暴行,写进档案送到马尼拉,送到果阿,送到马德里。

  守序:“诸位知道中国沿海的海上城堡线在军事上

  请收藏:https://m.akz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