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章 强渡_1640四海扬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雷州半岛是台风频繁袭击地区,其时飓风大作咸潮泛涨海水倒灌,沿海农田收成就完蛋了。

  为抵御海潮侵袭,自宋朝起,雷州人民修建大量河堤海堤,明朝修得尤其多,雷州人口也是在明朝快速增长。

  在海堤保护下,雷州东西洋万顷盐卤地成为肥沃的水稻田,雷州府从粮食输入府变成输出府。

  海堤从南渡河口向南北海岸延伸几十公里,向内陆延伸10余公里。

  雷州港,又称南埔津埠位于南渡河与其右岸(南)支流花桥水交汇的河口,距南渡河入海口大约2公里。

  南渡河在这一段宽约400米,此时正值涨潮时分,南渡河口地区潮水落差较大,近期潮差在2米至3米之间,是军队强渡南渡河的主要障碍。

  河道蜿蜒,如果沿堤坝布防,战线将宽达十几公里,耿继茂的人再多也不够铺开的。所以鞑靼军第一线防御支撑点自西向东是麻演渡、南渡、嘉禾渡三个渡口以及大埔、麻亭仔两座北岸港埠。

  守序选定的突破点在大埔港,那里残存的码头设施便于后续进攻发展,耿继茂应当也能想到这一点,大埔港守军实力不弱。

  戎大帅走上船头,在他身后是80艘沿花桥水两岸停泊的舢板,所有舢板上都铺着芦席和缠绕草叶的渔网。

  岸边的亲兵举起副总兵大旗,1200明军水兵掀开遮覆舢板的伪装物,解开锚缆,向5公里外的下游划去。

  明军在花桥水与南渡河之间挖开一条长2公里,半米深的水渠,戎大帅的船队不必再沿弯曲的河道从海港绕进南渡河。

  强渡发起地点位于水渠开口处。

  月朗星稀,南渡河潺潺流进大海,耳边只有海浪的声音。

  第1团的士兵掐灭烟头,上好刺刀,乘上舢板。

  团长徐定和静静地看着怀表,等待出击命令。

  如果此时有绿营兵登上东面的海堤,他将会看到绵延近1公里的刺刀反射出的寒光。

  凌晨2点,3发红色信号弹升上天空。

  徐定和抬头看向天空,一轮圆月高挂天穹,撒下银光。

  “这该死的月亮。”

  如果只是1团渡河,徐定和会等待乌云遮住月亮再开始,但现在一万多大军整体行动,每个步骤一环套一环,进攻开始时间容不得更改。

  副官提醒道:“团长?”

  徐定和站起身,“出发。”

  没有炮火准备,先头2个掷弹兵连与水兵一起划动舢板。

  月亮倒映在河面,河水反射着粼粼银光。

  河堤上有嘈杂的人声传来,接着亮起3团炮口焰,炮子在舢板附近纷纷落水,溅起的水花多而小,是霰弹。

  海堤上的敌军巡逻兵应当是发现了渡河船队,大埔港的守军出来迎击了。

  前锋1艘舢板上似乎有人受伤。

  老兵立即出声安抚同伴,“垃圾虎蹲炮,不要怕,被那玩意打中属于倒霉到极

  请收藏:https://m.akz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