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章 西南季风_1640四海扬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非莫桑比克南部。

  长达35公里的沙洲深入印度洋,与非洲大陆环抱出一片广阔的海湾。

  海湾根部,马普托城伫立在马普托河口(圣埃斯皮里图河)左岸。沙洲和内河让这里成为难得的天然良港。

  马萨达堡和大卫堡两座四角星堡夹马普托河口而守,正值季风转换期,堡顶的拉古萨共和国国旗与大卫星旗飘荡的方向不停在变。

  洋楼和高脚木屋自马萨达堡向西面北面伸展,形成一座美丽的花园城市。

  城市中心是一座四方形的犹太会堂,四处散布着基督教堂,带穹顶的清真寺,飞檐斗拱琉璃瓦顶的天妃庙,不同的宗教这里和谐而处。

  马普托城约有2万居民,一半是犹太人,剩下主要是本地的斯瓦希里人和南非的霍屯督人。

  少数天主教和新教徒是雇佣兵,商人和航海冒险者。

  城外有服从马普托统治的2万霍屯督人,斯瓦西里、黑人农奴,在种植园中为这座城市提供给养,农作物以玉米、土豆和番薯为主。

  马普托生活必需品大多不能自给,必须依靠进口。

  海边风景如画,蓝天白云,碧海银滩。沙滩上有许多本地特有树种,树下的沙石被海水不停冲击不停卷走,裸露出苍劲有力、奇形怪状的根,这些根坚强地伸入沙土将沙紧紧抓住,维持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只这些古老的树根便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朝阳映红海面,数百斯瓦西里人向着麦加方向跪拜,虔诚祷告,统治这座城市的犹太人并未制止。

  马普托是拉古萨共和国的殖民地,实际上却是一个犹太共和国。

  大商人组成执政评议会,小商人成为市议员,欧洲犹太人构成城市中上层阶级,埃塞俄比亚犹太人构成中下层阶级。

  斯瓦西里自由人、来自南非的霍屯督人,地位更低的农奴构成底层。

  军队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犹太人城市卫队,另一部分是来自欧洲的雇佣军。

  马普托没有海军,但他们有盖伦武装商船,也是不可忽视的海上力量。

  葡萄牙东非殖民地被阿曼人席卷,这个可怜的弱国从波斯湾一路溃败到坦桑尼亚,丧失自曼努埃尔一世以来在印度洋西部沿海大部分扩张成果。

  葡萄牙人暂时在蒙巴萨的耶稣堡挡住阿曼人,非常勉强,坦桑尼亚依然摇摇欲坠。

  马普托与阿曼之间差了坦桑尼亚和莫桑比克,目前看,撒拉逊人离犹太人还有段距离。

  当年,荷兰疑惑地看着这个新起的殖民地,犹太人向荷兰人保证,除非荷兰人允许,否则不掺合印度、东印度—欧洲贸易,犹太商船满足于印度洋圈内贸易,荷兰放过这座东非小城。

  马普托气候宜人,一年中除去最热的几天,四季如春。年降雨量800毫米处于很合适的范围,可以进行农业生产,又不会太湿导

  请收藏:https://m.akz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