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章 东印度公司与阅舰式_1640四海扬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梅登回忆着他阅读过的资料。

  荷兰人刚抵达东印度时,奉行一个政策,联合本土势力盯着西班牙、葡萄牙人猛打。但随着他们在东印度介入的越来越深,也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如今的帝国主义道路。荷兰人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成为殖民力量。在欧洲和亚洲部分国家,联合东印度公司表现的像那个时代的大型私人公司一样行事,但在东印度群岛,它已经发展成一种特殊的混合结构。部分是殖民地,部分表现成一个海上强国。公司本身需要承担的国家义务,与作为他上市公司需要用短期利润支撑股价和投资人信心,这两者目标之间不可能避免出现了巨大裂痕。实际上,这种矛盾贯穿了东印度公司的一生。在大部分时间里,东印度公司现在的股价4倍于新股发行价,公司股票和债券是荷兰最热门的投资标的,没有哪位总座能承担股价大幅下跌的后果。

  联合东印度公司在亚洲大肆扩张的结果之一,是形成了规模庞大的管理机构。公司下属的各个殖民地经营和管理机构必须有能力应付比贸易复杂的多的军事、政治和外交事务。管理公司治理下的土著民众,维持同亚洲各国的关系及组织防御、进攻的军事组织都是公司雇员的一部分。

  整个荷兰东印度帝国的最高管理机构是东印度群岛委员会。总座是委员会的召集人,但一般的总座并没有绝对权力。尽管总座是委员会主席,却不被允许不受委员会控制地独立做任何重要决定。

  总座权力大小与否,取决于他在阿姆斯特丹的政治资源,取决于他个人的奋斗,也取决于历史的进程。自1610年至今的31年,东印度公司在亚洲经历了八位总座,让.皮特埃茨.科恩与安东尼.范.迪门是权力最大的两位总座。如果不算科恩之前的三任总督,从巴达维亚建城算起,东印度公司经历了科恩、彼得.德.卡彭蒂尔、科恩(二次就任)、雅克.斯派克斯、亨德里克.布劳威尔、安东尼.范.迪门。这个历史时段的东印度公司总座没有庸才,其余几位的功绩可能不及科恩与范迪门耀眼,但依然在公司的扩张与征服中做出了水准之上的贡献。

  总座之下的二号人物是全面管理公司在亚洲贸易的总干事。科恩与范迪门在就任总座之前,都曾担任过总干事一职。强势的总干事,某些时候可以与总座分庭抗礼。

  理论上,其余五位委员的职司并不固定,一般有首席簿记员、司法评议会主席、军队司令、商船队管理等。司法评议会主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给城内的欧洲人证婚。但由于委员经常会出现去职、病亡等情况,满员的时候并不多。

  在委员会做任何决定之前,必须要有7张正式的选票,如果在职的委员没

  请收藏:https://m.akz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