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五二章 破·局_乱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水平面上,较之一千年前,并没有发生什么实质性的变化,“红海的水位比地中海水位高近十米”,根本就是负责勘测的工程师勒佩尔犯的一个低级而致命的错误。

  加上不久之后,法国国内政局风云突变,拿破仑忙于回国夺权,开凿苏伊士运河的计划,就此被搁置起来了。

  不过,搁置是暂时的,法国人对苏伊士运河,那是执念不改。

  一八三三年,法国教团“圣西门会”,借传教之名,在埃及暗地从事开凿运河的调查工作。

  一八四六年,“圣西门会”邀请法、英、德等国的工程师,组成“苏伊士运河研究会”,讨论开凿运河的财政和技术问题。

  一八四七年,“苏伊士运河研究会”派出法国地形学专家布尔达罗和埃及工程师里南,经实地测量,得出地中海和红海水位相差无几的结论。

  勒佩尔的“成论”,被推翻了。

  至此,理论上,开凿苏伊士运河的技术障碍,被扫除了。

  法国人很忙,英国人也没有闲着——约翰牛的鼻子很灵,风雨欲来的土腥味儿,他们是早就嗅到了的。

  对于苏伊士运河,英国人的心态,是异常纠葛和矛盾的。

  理智上,他们承认,打通苏伊士地峡之后,新航线远较好望角航线便捷,可是,问题就在这里:新航线开通之后,英国对旧航线的控制和投入将变得没有意义。

  英国轮船公司的老板们,尤其反对开凿苏伊士运河,他们在好望角航线沿岸已经建立了许多港口设施,一旦苏伊士运河通航,这些设施将被废弃,那个损失,不是“肉痛”二字可以形容的。

  在国家层面,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苏伊士运河不在英国的控制之中。

  拿破仑和塔列兰想的到的,英国人也想的到。

  可是,在修建苏伊士运河一事上,法国人早着先鞭,已经得了“势”,英国就算改弦更张,也是赶不及的了;而英国也不能在埃及明刀明枪的同法国大打出手——法国在北非和东地中海的势力,要大过英国。

  没法子,人家有地利。

  于是,英国人另辟蹊径,游说埃及,修建从一条亚历山大经开罗至苏伊士的铁路,以此连通地中海和红海。

  这就是这一次阿礼国和法国陆军乘用的那两条铁路——两条铁路首尾相连,说是“一条”,亦无不可。

  英国人的算盘是:最理想的是,这条铁路可以取代苏伊士运河,大伙儿以后都不再提开凿运河的事儿了;万一种种努力之后,还是挡不住运河的开凿,那么,这条英国人控制的铁路,可以拿来降低法国人控制的运河的收益,“对冲”法国人控制苏伊士运河对英国造成的损失和风险。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铁路修是修起来了,可以,无论如何,取代不了运河。

  运量如何

  请收藏:https://m.akz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