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98章 陛下给了我们希望和光芒_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臣们都有一种连续几日在自己妻子,妾室之间连轴转的感觉。

  腰酸背疼!

  这就是大唐目前的情况,当然了,问题有吗?当然有。最简单的,比如说教育虽然在不断的扩充,但老师的数量严重不足,很多地方的老师都是凑数的,虽然他们都是主动去教书。

  但他们跟不上大唐新式教学的方式,而指望悦来商行的老师来教学,他们肯定是数量不够的。

  所以去年第一批的学子除了当官的之外,剩下的那一批,虽然是差了一些,但有不少李恪直接让他们去教更小孩子读书了,他们做的也不算是不错。

  而至于剩下的,只能是扩大各个班级的数量,然后让一些老师多待一些,再过两三年之后,新的一批被培养出来之后应该问题就不大了。

  但实际上现在的大唐不仅仅是老师欠缺,连官员都欠缺,还好基层的官员可以由军队里面培养出来的这些政委们临时担任,现在大唐大部分地区的基层政务不算是特别繁忙,干个今年的问题不大。

  这些问题不仅仅限制了大唐的发展,而为了大唐的稳定,李恪不得不缩减科研人员的扩充计划。

  科研人员有条件的,比如说像是李歆这样的,依然给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学习,而没条件的就暂且不扩充了。

  目前大唐的科技已经足够碾压时间了,先将整个政府职能,教育体系等等运转下来,其他的方面暂缓研究,只是做技术储备,然后让有经验的这些人开始编写关于这方面的教材,然后整理一些理念。

  比如说鲁大强他们,这批人虽然说是大唐第一批工匠,但他们更多的时间其实也都是在学习的,学习李恪拿出来的新知识。

  很多时候他们都是在照着图纸研发,然后又开始学习,在已经有实物的基础上进行扩充。

  但实际上他们对这些理论也根本不可能完全吃透。

  而现在研究出来的技术已经足够多,各个国有商行以及工业部门只需要在现有的技术上进行优化研发微创新就可以了。

  正好鲁大强他们这第一批学者可以沉淀下来,让他们重新将这些理论学习一下,然后整编一下全新的书籍,通过他们这些年的研究然后整理出来第一批专业的书籍。gòйЪ.ōΓ

  书籍李恪有,但是那些书籍不适合大唐,而让鲁大强他们在编写书籍的过程当中也是让他们重新温习的过程。

  这对提升整个大唐的教育界是非常有帮助的。

  教育界虽然缓了下来,但是商业方面却并没有缓和,各地的商人们在李恪的支持下其实他们的实力扩充的速度很快,跟传统的门阀世家差距虽然很大,但他们已经有了自己发展的基础。

  另外就是这些商人世家算是新的势力,他们的眼界更加开阔,胆子更大,在某些方面的改变也更加的迅速。

  比如说对于支持教育等各个方面他们也更加的快速,大唐的地方学校里面的老师几乎都有这些商人们的赞助。

  但他们赞助不是为了别的,只是想要让这些老师们推荐一些比较厉害的工匠,然后让这些老师在闲暇之余给他们商行里面的工匠师傅们上课。

  请收藏:https://m.akz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