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6章 独一无二_外科教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常感兴趣,决定抽出时间前往三博医院参加会诊。

  当他来到三博医院的时候,陪同的还有吴教授。

  李泽会是心脏外科的专家,对脊柱侧弯矫形并不专业,但是他参与过很多脊柱侧弯矫形的心脏及大血管处理,所以对这类病例有经验。

  李教授在美国出生长大,但是他能够说汉语,只是不太流利。

  就像中国人使用不太熟练的英语,有时候要想一想,组织好语言,然后才能正确表达。

  遇上一些跟英文习惯区别较大的发音,他要停顿一下,才能够正确完成发音。

  秦教授作为中间人,完成双方的介绍后,李教授只是礼貌地握手。

  他对杨平并没有多少兴趣,包括301的吴雨成教授,也完全出于必要礼貌。

  “先看看病人吧,将病例资料准备好,随后我们再看病例资料。”吴教授已经习惯这种场景。

  他经常被邀请去下级医院会诊或者手术,都是这套流程,一下飞机,匆匆赶到医院,便是直入主题。

  宋子墨带路,杨平和秦教授陪同,带着李教授和吴教授去病房。

  去病房的路上,李教授和吴教授跟杨平的对话,都是询问关于这个病例的信息,没有任何多余的话。

  李教授亲自询问病史,吴教授在一旁协助,周围跟着一大堆人。

  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的心脏外科教授,那是神一样的存在,三博医院胸外科的很多医生,还有附近得到消息的胸外科医生都赶来,一睹大牛风范。

  尤其南都省人民医院的心脏外科医生,好几个都来了。

  南都省人民医院的心脏外科技术实力很强,很多医生在澳大利亚北岸医院接受过一个华裔心脏外科教授的培训,可以说,这个华裔医生,是南都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的技术源头。

  而这个澳大利亚华裔医生就是李教授的师兄,都是现在克利夫兰医学中心首席专家的学生。

  李教授询问病史非常详细,征求病人同意后,吴教授在一旁录音,保留第一手病史资料,遇到不清晰的问题,李教授会反复询问,直到弄清楚,几乎从出生到现在,每一个有价值的细节都不会放过。

  问完病史,李教授开始查体,心脏听诊,换了两个听诊器,整个查体几乎做了一套全的。

  足足一个小时,李教授结束病史询问及查体,眉头紧皱。

  回到医生办公室,宋子墨将郑保胜的影像资料调出来,李教授反复研究才开口说话:“这个病例胸腹脏器严重粘连,尤其心脏和大血管存在致命的粘连,这种粘连已经改变了它们的解剖层次和关系,又因为发育畸形,很多的血管的位置不确定,手术随时会引起大出血,要对心脏和大血管进行重新布局,你看,现在腔静脉因为粘连出现迂曲,贴在脊柱前侧,因为脊柱侧弯又受到挤压,导致静脉回流

  请收藏:https://m.akz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