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3章 取针,没那么容易!_外科教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来。

  蔡护士长很少看到高龄老人单独带小孩来住院,而且这两个老人看起来身体也不怎么好,经不起折腾。

  所以她还是多费了点心,又安排一个还算灵活的实习护士,帮帮老人。

  老人也看在心里,十分感激。

  医生办公室,大家还没有下班,也没有打算按时下班。

  小敏敏的X片挂在阅片灯屏上,大家半圆形散开,围在阅片灯平前。

  对每根针逐一分析,它在什么位置,毗邻的解剖结构有哪些,从哪里开口,沿着什么路径取出来,需要避开什么危险结构。

  颈椎4/5椎间隙有一根细针,这根针是怎么扎进去,怎么会出现在椎间隙,已经没有追究的价值。

  现在要想办法如何取出这根针。

  切开取出细针是首选的操作,如果从颈椎前路进入椎间隙,需要绕开很多重要血管神经。

  运用颈椎后侧入路,可以绕开前方的血管和神经,通过颈椎椎板之间的狭小间隙,进入椎间隙取出细针。

  这个操作可行,但是需要用到X线透视,而针取出的路径需经过椎管,狭小的椎管,细针很难在狭窄空间完成方向调整,很容易别在里面。

  开放手术也是难度非常高,但是杨平说用彩超定位下微创手术取针。

  张教授很想听听杨平的具体操作细节,当然,其他人也想听听。

  “小杨,你谈谈彩超定位下如何微创取针?”张教授问道。

  脊柱手术,特别颈椎手术,还没人使用这种做法,这是一种创新。

  杨平的手指按在X片颈椎那根细针上,说:“取前侧入路,彩超定位下进行穿刺,将工作鞘管送到颈4/5椎间隙的前侧,并且与细针的方向一致,然后置入镜头,在镜头监视下,切开前纵韧带及椎间盘,取出细针。”

  前侧入路需要面对很多血管神经,一旦损伤,后果严重。

  此时彩超定位发挥出巨大的优势,彩超对软组织的识别,尤其神经血管,识别度非常高。

  “如果真能这样取出,减少病人的创伤,但是难度很大呀,如果没有绝对的把握,建议尽量开放手术,不要冒险。”张教授提醒。

  宋子墨在一旁说:“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的周跃教授曾说,微创是把困难和风险留给医生,把美好带给患者,如果可以微创,我支持尝试,有熟练的彩超定位,可以避开血管神经,但是要找到细针很困难,万一不成功再中转开放手术也行。”

  微创手术的困难和风险,在于从传统开放直视手术的操作方式,转变为在显微镜和内镜等环境下的手术。

  在一个十几毫米甚至只有几毫米的微小通道下进行复杂操作,这就对医生的操作技术要求非常高。

  脊柱外科充满风险,里面含有脊髓和神经,毫米之差的失误,就会对病人造成终身影响。

  所以,微创就像

  请收藏:https://m.akz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