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1章 重新学习数理化_外科教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止同布鲁克的合作关系,可是机器还得维修呀,北大后来聚集全国相关专业顶尖人才进行研究,花了很长时间,终究没能修好这台磁共振,而且北大发现国内不仅没有整机厂商,连零部件厂商都没有,最后这台机器不得不闲置。

  如果没有提前的应对布局,现在的杨平恐怕陷入尴尬的局面,没有实验仪器做实验。

  好在黄佳才这个人很有远见,这段时间积累的资金并没有拿去挥霍,每一分钱都投入这些基础性的研发,加之安宁集团、郭氏财团、昌鑫矿业等兄弟企业的大量资金支持,黄总聚集国内外顶尖人才,在帝都、魔都、南都、武汉、重庆建立五个研究所,他们研究的项目全是基础性的卡脖子技术,比如实验室的仪器设备。

  功夫不负苦心人,通过各种努力,锐行已经系统掌握了这些基础设备的软硬件技术,虽然目前只是初步掌握,但是聊胜于无,总比没有用要好。

  在技术上弯道超车是不可能的,只能一点一点,一步一步去解决。

  高端实验仪器的技术门槛很高,其中对于实验设备软件系统的研究,黄佳才聚集六千多优秀软件工程师,花了不知道多少日日夜夜才攻克难题,自己的写的软件暂时还没有进口机器的好用,毕竟起步阶段,主没有经过长时间的市场检验,小问题太多是必然的。

  硬件设备也一样,涉及到很多精密的零件和尖端技术,这些技术来不得半点虚假,只能一点一点去研究掌握。

  聚沙成塔,所有技术难题解决后,拼凑起来才是一台完整的机器。

  刚刚制造出来仪器设备肯定没有成熟的进口产品好用,但是至少填补空白,从无到有,从粗到精总有一个过程。

  锐行的工程师团队轮流换班,24小时不停地刷机,软件刷机必须一台一台的仪器地刷,刷完之后还要检测适配情况,进行各种调试,如果顺利还好,如果出现不顺利的情况,还要查找原因,然后解决问题。

  工程师们废寝忘食,不眠不休,用了五天时间将三个实验的机器全部刷完。

  杨平看着实验室这一堆几亿的废铁又可以运转起来,工程师们个个双眼通红,想起张宗顺教授的话:科学是有国界的。

  当时还有人举出一些反例,张宗顺教授说,即使在残酷的二战也可以举出一些交战双方闪烁着人性光辉的例子,但是这几个例子能够说明二战不残酷?

  垃圾堆里能够翻出一枚戒指,并不能说明戒指产自垃圾堆,这是个案,不是常识。

  刷完这边的实验室仪器,工程师们还要跑去南都医大的数字医学实验室和遗传学实验室,那边的机器也全部死机,无法使用,因为这两个实验室是杨平课题的合作伙伴。

  当看到所有的仪器设备重新启动的时候,唐顺这才松一口气,不然没有这些设备,所有的实验必须停止,唐顺试了一下,国产的软件其实也不是那么差,很多地方比较方便顺手,很符合国人的使用习惯。

  给死机崩溃的实验室仪器刷机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自主设备要慢慢替代进口设备。

  但是毕竟是第一代产品,不是很稳定,所以不能全部替代原来的产品,只能等新机器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完善,到时再完全替代旧机器。

  请收藏:https://m.akz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