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在齐 下_大楚怀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的大名士大学者,是各国重臣招揽的门客。

  至于各国重臣亲自上台辩论的,自从稷下学宫开宫以来,这还是头一位。

  这楚国屈原名气虽大,《离骚》美文已经传到齐国,并被诸子争先传颂,学宫之中,无论是诸子还是学子,都不敢说在写诗歌上能比得上屈原的。可是当场辩论毕竟与写诗歌不同,而且,无论是屈原二十多年前写的《离骚》,还是几年前因楚国陈地大败而写的《招魂》,他们大都读过。

  屈原的诗歌读起来感情细腻,一股浓郁的情怀会从他的诗歌中迎面扑来,但是,论文章的大气深邃,那屈原就差远了。

  连写文章都不博大深远雄浑的人,当场辩论起来又怎能说得过时常上台辩论的人呢!

  一时间,周围的诸子以及学子大都惋惜的看着屈原,而后又用炽热的目光看着台上的田离。

  这一刻,不知有多少人恨不得以身代之,代替田离跟屈原辩论,然后在万众瞩目中辩得楚国大贤哑口无言低头臣服。然后告诉所有的齐人,我们虽然在战场上失败了,但是,我们却依然折服了楚人。

  另一边,田离看着不紧不慢向台上走来的屈原,眼睛余光见越来越多的诸子以及学子向这里聚集过来,并感受到周围的炽热目光,心中大喜。

  关于五国伐楚之战五国战败而归的论断,学宫中的诸子已经讨论许久了,其中大部分的人都认为失败的主要的原因就是分兵以及进攻了错误的方向。

  而他将方向错误与墨家的不义非攻相结合,即迎合了齐人不愿承认齐国不是楚国对手的心理,同时也满足了楚人占据道义高处的需要。

  这种情况下,屈原必然不会驳斥他的论断。而只要屈原认同他的论断,那屈原就只能在他划定的墨家理论中跟他辩论。

  这样一来···一个墨家辩论大师跟一个非墨家学者辩论墨家真意,他实在想不出输的理由。

  屈原乃楚国大贤,名声遍传天下,若是他能力压屈原,让屈原拜服,必能极大的振奋齐人的精神,让齐人从战败的沮丧中走出来。

  如此大功,必能在学宫中获得巨大的声望,甚至还能让他给齐王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一举获得上大夫的厚禄。

  想着,田离看向屈原的目光便越加友善了,连脸上的笑容也越发的灿烂了。

  待屈原上台,田离拱手行礼道:“屈子,不知在下方才所言,屈子以为然否。”

  田离话音一落,台下的诸子以及众学子全都好奇的向田离对面的屈原看去。

  他们都知道这句话不好接,认可了田离的论断,那就是直接跳进田离的圈子,想要脱身跟本就不可能。

  可是,如果不认可田离的论断,那就是承认五国伐楚是正义的事情,认同楚国吞并越国是不义之举。

  虽然现在天下的局势,各国不是在打战,就是在去打战的路上,打战就跟吃饭一样,所有人都已经习以为常。但是,现在各国打战还是讲究师出有名的,就算没有道理,那也得强词夺理。

  就跟宋王攻打大行王道仁义美名传天下的滕君,就跟楚国攻打越国一样,就算编也要编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好让自己占据道义的制高点。

  若是现在屈原在这里承认楚国灭越是不义的,那么辩论的结果将会是不言而喻的,而且事后天下人的口水也可以淹死屈原。

  所以,此刻在场的人都很好奇,楚国的大贤屈原会怎么回答呢?

  请收藏:https://m.akz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