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一章 万年无期(感谢那就是颠颠的打赏)_大晋皇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久矣,是个本分的人,我儿若有时间,可给予她些关心。”

  “阿娘说的,孩儿记住了。”姜承枭笑着答应。

  王太后点了点头,叹道:“你父膝下,唯你一子,为娘生之所求无非一件事。就是希望你子嗣越多越好。你如今身份也不同了,这日后子嗣不昌乃是大忌,先帝就是前车之鉴。”

  “阿娘说的是。”

  王太后接着道:“府中虽有四子,为天下计,却是不足。前些时候,郑公来见吾,说起迁往昭王宫一事。吾以为,既以入宫,后宫之制便不该再拖下去,一后四妃八夫人,乃是宫中的规矩,我儿不可推脱了。”

  闻言,姜承枭沉思片刻。

  “阿娘,自古以来,无嗣难晋妃位。如今四妃尚缺其二,白氏、秀玉虽有子嗣,然出身不佳,若是晋了位份,怕是朝野议论。”

  王太后垂了垂眼眸,轻叹一声,“观音无那福分,至今肚子也不见起色,不然倒是能晋一晋位份。我儿说得对,妃位不可轻率。这样吧,先定了八位夫人,如何?”

  闻言,姜承枭颔首,“孩儿无意见,只是此番征讨归来,诸事繁多,想必要等到明年才能准备了。”

  纳妃的事情,当年他刚封昭王的时候,裴矩就说过一次,当时被他搪塞过去了。现在再次提起,却是不好推脱了。

  作为北晋之主,他的后宫既是家事也是国事。

  四个儿子只能算是基本合格,儿子越多,大臣们才能越放心,武将才能更加忠心的追随他。

  “我儿放心,此事吾会让王后去做的。”

  顿了顿,王太后道:“日后去了王宫,这耳朵也能清静些,有些规矩也该让王后好好紧紧了。”

  姜承枭嘴角一勾,“阿娘说得是,孩儿会叮嘱她的。”

  闻言,王太后点了点头。有些事情她不说,她相信王上也能明白,有时候说出来了反而让人不好办。

  几日后,因三军得胜归来,昭王下令在新建的昭王宫广场摆下大宴,群臣、众将纷纷向着昭王宫而来。

  昭王宫威伦而肃重,墙体以玄色为主,进入外宫,举目望去,亭台楼阁,飞檐复道,沿顶之侧皆为玄墨。

  正中央即为大朝议所在场所,名曰‘明德殿’。

  ‘明德’二字取自《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着。取此名,乃是希望群臣公正、允贤、明政、修身、立德。

  殿下台阶九十九道,两旁旌旗招展,每隔五步便立着一名侍卫。此刻空旷的广场上已摆满了案几,来来往往的内侍、宫女有条不紊的布置着四周。

  待正午之时,众将领纷纷落位。

  文臣则纷纷立在两边,此番王上犒赏三军,文臣之中,只有四品以上才能参与,因此人数不多。

  不过,他们大多和高级将领一样作陪在昭王近前。

  虽然场上人数众多,但是却非常的安静,士卒们或有

  请收藏:https://m.akz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