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5章 不解有解_锦衣玉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往外奔了出去,跨过门槛时,他转头看了一眼垂头而立的陈宗昶,后退两步,又大步飞奔出去。

  “阿胤叔!”

  孩子从殿中奔出来,猛地撞到赵胤面前,看他跪在地上,赵云圳愣了愣,弯腰将他扶起。

  “阿胤叔,我父皇的伤如何了?”

  赵胤平静地看着他,缓缓道:“陛下尚未苏醒。”

  不知为何,赵云圳心里那块大石头突然就落下了。

  方才陈宗昶说的那些话,并非完全没有入得他的心里,他也不是没有想过有这样的可能。

  尤其从魏州到来后,他的心思早已动摇——

  听了这话,他紧绷的心弦突然放松,一把拉住赵胤的手。

  “走,我们去看父皇吧。”

  “不可!”赵胤看着他,皱眉道:“陛下伤重,太子殿下必须坐镇宫中,代陛下监国。”

  赵云圳噌地瞪大眼,“我?”

  他只有九岁。

  如何代皇帝监国?

  群臣哪里会听他的话?

  赵胤低头,就像看穿了他的心思一般,冷冷地道:“有臣在,殿下不必害怕。有谁敢不听殿下的话,臣便让他尝尝绣春刀的味道!”

  赵云圳惊了惊,眉心紧锁,仰头望着他道:“那我现在该怎么办?”

  赵胤淡淡道:“下旨,彻查叛党。”

  赵云圳看着他,许久没有说话。

  内殿的门后,陈宗昶默默地站立着,一言不发,李明昌和皇贵妃亦是低头而立。

  太子监国,一般是皇帝出行或者不方便处理国事等紧急情况下的无奈之举。在历史上并不少见,但是眼下这般情况,却让人不得不产生一些怀疑。

  即便赵胤亲自拿下了魏州,也不能说除夕之事就与赵胤无关。

  而魏州在乾清宫酿出的血案,也确实让赵胤百口莫辩。

  于是,他便不再辩了。得到太子的旨意,派重兵把守住良医堂,不让人探视,也不让人接近光启帝。

  时雍看着他这般做派,内心唏嘘。

  反与不反在旁人眼里都已经是反了,与其费尽口舌向人解释再授人以柄,不如顺水推舟牢牢将皇帝和太子攥在手心,才是赵胤眼下唯一活命的办法。

  要不然,一旦让人有机可乘,说不定阶下囚就是他了。

  谁会相信,锦衣卫作乱,与锦衣卫指挥使无关?就算赵胤把罪责全部推到魏州的身上,也无非让人觉得,是他随便找出来替他背黑锅的人而已。

  魏州是他的亲信,心腹,是他亲手提拔的镇抚使,魏州一向唯他马首是瞻。如今皇帝生死未卜,小太子监国,赵胤无疑已是大晏权势最大的人。他这个看似受益者的人,辩解说背后主谋不是他,何人会信?

  满朝文武,王侯公卿,无数人目睹了除夕之变。就算赵云圳信任赵胤,又如何能堵住悠悠众口?

  在世人眼里,太子只不过

  请收藏:https://m.akz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