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51章 乱象已生_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朝廷势衰,大汗威信减弱,那些进入中原的草原宗王军一方面会与朝中的臣僚们勾结谋取利益;一方面占地为王,各自形成割据的形势。而草原上的规则是拳头大的说了算,会为了利益和地盘明争暗斗,甚至相互征伐,各自为政。

  这些变化有必然对蒙元的制度产生冲击,尤其是投下制度。蒙古初期、诸王、贵族、军将把从中原和西域所俘虏的人口迁至蒙古草原,视为奴属,各置聚落安置,进行农业或手工劳作。其后因俘虏人口过多,在中原的统治又已逐渐确立,于是诸王、贵族、军将便把他们在汉地所俘虏的人户就地安置,派官员管领,不属州县。

  窝阔台即大汗位后,两次对中原户口进行清检、登记,又把所籍的中原民户分赐诸王、贵戚、斡鲁朵和军将,作为采邑,通称为投下。他同时接受耶律楚材建议,封主在封地内设达鲁花赤管领,其应得租额由政府所置地方官吏负责征收,然后由朝廷分别支付。

  但是这些规定在当时没有也不可能贯彻执行,因为封地是世袭的,封户隶属本主,不得迁徙出离。蒙哥在位时继续进行分封。元朝建立后,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加强,忽必烈继续执行窝阔台时投下旧制,并做了某些改进,将封户每五户出丝一斤提高为两斤,对于封主在投下内的一些特权和不法的征敛剥削进行了某些限制。

  将军站事务剥离,则不属投下,汉人军将前此所受的封地全部撤销。灭宋以后,又就江南州郡进行了分封,封主对封地的控制似稍减弱。封户纳钞,每户中统钞五钱,后加至两贯,由政府统一征收,再付给封主。但是诸王贵族在封地内擅招人户,漤行敛括的现象一直很严重,却也是贵族们重要的敛财手段。

  中原封地的犬牙交错,必然会与进入汉地的草原宗王封地叠加,双方的利益冲突也就不可避免。如此新、旧贵族间的矛盾一旦激化,大家动起手来也就十分自然。他们打来打去,相互劫掠,结果就是乱了自己,乐了大宋。这些还只是赵昺能想到的,但是可以肯定新旧制度,草原与中原间的势力间的矛盾和冲突只会更多。

  听了皇帝的补充,众人也渐渐明白,陛下在蒙元草原军南下后便迅速结束北伐,同意议和,并非是怕了他们。而是看到了新势力的介入,会是蒙元局势发生巨变,以其费劲的以举国之力与蒙元攻战,不若让他们自乱阵脚,待时机成熟兴兵再战。

  与此同时,也可以让江南和两淮百姓休养生息,缓和朝野间的矛盾。进而推行新政,对朝廷进行改革,完善制度和机构,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为再战积蓄力量。

  而这时候陈凤林提出了一个问题,他对在扬州之战中,马绍在城破之际自杀殉国一事感到

  请收藏:https://m.akz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