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章 琼海壁垒的总设计师,何良焘_1640四海扬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整体上,资源有限。保卫琼州主要依靠明军自己的力量。

  守序接管指挥权后,第一件事便是视察整个琼北沿海防线,防线的工事在原本明朝海防工事基础上,添加了诸多棱堡。守序将这条棱堡线命名为琼海壁垒。

  所有工事主体工程均由三合土夯筑而成,各要塞依托地形将锐角堡向外延伸,部分如墙基等关键位置使用条石、红砖和火山灰水泥加固。海南本岛的火山灰质量和数量都一般,曾樱只能咬牙挤出部分外汇外购火山灰。白银储备有限,工事修筑勒紧裤腰带精打细算。不过三合土夯筑结实后,防实心弹效果相当好。

  一路行来,没想到,曾樱将琼北防线经营地如此完善。

  守序询问身边的曾文德:“曾将军,这条防线是谁主持修建的?”

  “澳门何良焘,以前家父任福建巡海道,围剿大盗刘香时与他有一面之缘。”

  “这位何良焘打过仗?”

  “崇祯七年,何良焘在温处兵备道薛邦瑞军中赞画军务,参与清剿刘香残党。父亲曾说他谋能料敌,技谙火攻。”

  既懂实战也懂理论,又是一个差点被历史湮没姓名的牛人,守序托着下巴,“剿灭刘香之后呢?”

  曾文德定定叹了声气,“宣大总督卢象升调何先生去长城,可惜的是……”

  提到卢象升,守序了然,何良焘在长城的服役经历大约不是太好的回忆。

  “西式铳台在长城有没有经过实战检验?”

  “家父说孙元化在一片石九门口水关试造了一处锐角铳台,不过他未曾亲见,只是耳闻。倒是绛州乡绅韩云、韩霖兄弟,雄县乡绅马维城各自将家乡城池改造成了西式铳台。”

  “他们怎么做的?”

  曾文德指着眼前大变样的临高县城墙,“和我们一样,在城墙四角增筑正敌台,在城墙居中增筑匾敌台,各城门处增筑独敌台。”

  正敌台即城墙四角的实心大锐角堡,有台鼻、台颐、台眉、台眼、台吭,所有设施一应俱全,台眼即棱堡底端向内收的部分,又形成一处小锐角。

  匾敌台即城墙上增筑的小型锐角堡,从原先的马面堡修改而来。独敌台即护卫城门的半月堡。

  崇祯九年,雄县被建虏攻克,当地群众逃进白洋淀,倒是没受到太多的生命损失。建虏撤军后,乡绅马维诚主持重建雄县要塞,到完工时雄县拥有10座锐角铳台,是大陆唯一一座完整的大棱堡。自棱堡筑成后,雄县再未遭遇兵火。

  以守序看来,中国棱堡工程的起源,何良焘与韩云等人所学应当也是意大利军事工程师Jacopo.所著,1564年出版的《DellaFortificationedelleCitta》(即《论城市设防》)。Castriotto曾担任过法国国王的城防工程总监,是棱堡

  请收藏:https://m.akz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